我們的聖堂
NT$200
本書概要地描述了教會禮儀空間的原始及在歷史中的發展以及一些新建聖堂的簡介,目的是希望教友瞭解聖堂的需要和意義,使聖堂成為堂區大家庭經常聚會的溫暖「家園」,而非僅是大家欣賞雄偉華麗的建築物。因此,內部的布置和裝飾也應精心設計,以適於禮儀的舉行,及個人和團體的祈禱。
作者:趙一舟
出版社:聞道出版社
定價: NT 200 元
類別:宗教類
文體:繁體中文
叢書系列:見證出版社/聞道出版社聯合出版
書號:978-986-7653-71-0
書籍重量:300 公克
頁數:112
備註:
開本:21cm*19.8cm
- 描述
描述
聖堂的設立無疑地是教會存在的記號。今天我國許多光觀客到歐洲旅遊,無論是到都市或鄉村,都可見到雄偉的大教堂,或造型可愛的鄉村小教堂,如羅馬的聖伯鐸大殿、法國巴黎的聖母院(主教座堂),德國科隆的大教堂等都是觀光的景點。世界其他各地,凡是基督宗教存在的地方都有教堂的建立。歐洲許多教堂都非常古老,造型也依建築時代與地方文化背景的差異有所不同。因此,許多古老的教堂成為建築歷史學家和藝術家研究的對象,不僅顯示出各時代建築的技巧,同時也是藝術的中心,尤其是雕刻與繪畫的藝術。
最近幾個世紀,由於計會廣傳世界各地,教堂更是隨處可見,而且建築形式多采多姿。教會本身並未對教堂的見築款式予以嚴格規定,梵二大公會議說:「教會從未把某一種藝術風格(包括聖堂建築模式)看做是本有的,而是就各民族的特性與環境、就各種禮儀的需要,採納各個時代的風格」(《禮儀憲章》123);「聖堂應適於矩行神聖的禮儀,和信友主動的參禮。此外,神聖的殿宇和有關敬禮天主的事務,應是尊貴而美觀的」(《彌撒經書總論》235)。
近數十年來,除少數舊有的聖堂外,台灣各地修建了為數不少的聖堂,分屬於不同的類型。可分為西式或本土式;現代式或古典式。小小的寶島擁有各種款式的聖堂,也說明此地所存在的多元文化。「我們到底要怎樣的聖堂?」是梵二大公會議後,許多人所關心的問題。在研討這一問題前,可能需要先瞭解:身為基督信徒為何需要聖堂?聖堂為宗教生活的重要性為何?